2025年4月26日,扬州电 —— 作为中国大运河沿线保存最完好的商业古街之一,扬州东关街以“活态遗产”的姿态,持续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这条全长1122米的街道,不仅承载着千年运河文化,更通过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成为传统与时尚交织的“城市会客厅”。
一、历史底蕴:运河文化与盐商记忆交织
东关街始建于唐代,曾是盐商云集的商贸重镇。街道两侧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鱼骨状”街巷体系,以及个园、逸圃、汪氏小苑等50余处历史遗迹。其中,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街南书屋则曾是盐商马氏兄弟的藏书楼,现活化改造为园林式书房,游客可在此品茗阅读,感受“诗书传家”的雅韵。
二、文旅体验:传统技艺与市井烟火共舞
漫步东关街,游客既能观赏扬州剪纸、玉雕、漆器等非遗技艺展示,也可品尝三和四美酱菜、聚香斋烧饼等百年老字号美食。入夜后,红灯笼映衬青砖黛瓦,夜市千灯如昼,糖艺、面塑等民间技艺摊位前围满游客,再现“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盛景。街区还定期举办“月下东关”主题活动,通过传统婚嫁表演、“扬州八怪”情景剧等,让历史故事“活”起来。
三、保护升级:古韵与新貌和谐共生
为提升游览体验,扬州市近年对东关街东门广场进行改造,扩宽木栈道、加固结构,并更换仿古栏杆,既保障安全又延续古街风貌。街区内建筑修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采用青砖、小瓦、马头墙等传统元素,恢复“前店后宅、上宅下店”的明清商业空间格局。
四、文化共鸣: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诗意
东关街不仅是旅游地标,更是扬州人的生活空间。清晨,老茶客在皮包水茶社闲话家常;傍晚,居民与游客并肩赏灯,共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浪漫。31条历史名巷纵横交错,剪刀巷、得观巷等名称承载着市井传说,成为解读扬州民俗的“密码”。
结语
从唐代商埠到当代文旅地标,东关街以“一眼千年”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活力,诠释着“慢扬州”的独特魅力。这条古街不仅是大运河文化带的璀璨明珠,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博物馆”,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触摸历史、感知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