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富龙集团”)的IPO申请正式接受上交所主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若顺利过会,其将成为江苏仪征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填补当地资本市场的空白。然而,这一承载地方经济期待的事件却因公司关联交易、财务数据合理性等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引发市场对中小城市企业上市质量与监管审核的关注。
一、天富龙集团:仪征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的"种子选手"
天富龙集团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家纺等领域。作为仪征市重点扶持的制造业企业,其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24.3亿元、29.1亿元和25.8亿元,净利润维持在2亿元左右。此次IPO拟募资10亿元,用于扩产和研发中心建设。
对仪征市而言,天富龙的上市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扬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仪征虽坐拥汽车及化工产业集群,却长期缺乏本土培育的A股上市公司。若成功过会,天富龙将打破这一僵局,为区域经济注入资本活力,并可能带动更多本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二、争议焦点:关联交易迷雾与财务数据疑云
尽管上市意义重大,但天富龙的招股书披露信息引发多方质疑:
关联交易占比高企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占比达12%-15%,采购占比超20%。其中,与关联方江苏富威的销售定价显著高于非关联客户,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空间。上交所此前在问询中要求说明交易公允性,但公司以“技术定制服务”为由解释价差。
毛利率逆势波动存疑
2021年行业原材料价格暴涨背景下,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却从17.3%攀升至20.5%,较同业均值高出约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其成本转嫁能力与规模不匹配,财务真实性需进一步验证。
环保处罚与安全生产隐患
2022年公司因废气排放超标被环保部门处罚,另有3起生产安全事故未在招股书“重大事项”中披露,引发信息披露完整性质疑。
三、博弈中的中小城市上市困局
争议背后,折射出三四线城市企业上市的典型困境:地方政府迫切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升级,但部分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合规意识薄弱等问题。据Wind数据,2023年江苏省过会企业中,县级市企业占比不足15%,且多集中于苏南地区。
仪征市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已协助天富龙建立合规内控体系,并引入券商专项辅导。但投行人士指出,注册制下监管更关注业务实质,区域平衡政策难以抵消企业自身瑕疵。
四、市场静待审核结果
截至发稿,上市委暂未公布审议结果。若过会成功,天富龙还需取得证监会注册批文;若被否,仪征市的“破零”计划或将推迟。证券律师分析,关联交易合理性及环保合规性可能成为审核关键点。
【记者观察】
天富龙IPO如同一面多棱镜,既映照出县域经济对资本市场的热望,也暴露出部分企业冲刺上市时的合规短板。在全面注册制改革深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本市场质量把关,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
备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争议点引用自招股书、交易所问询函及行业分析师评论,公司回应内容摘自问询回复文件。后续进展将持续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