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聚焦>正文

扬州12.5亿汽车基金助力产业升级

时间:2025-07-09作者:百晓生阅读:87分类:本地聚焦

  扬州12.5亿汽车基金助力产业升级

  近日,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正式完成工商设立,基金规模达12.5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布局的又一重要落子。这一举措如同为扬州汽车产业装上了“金融引擎”,不仅为本地企业注入资本活水,更释放出地方政府加速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

  政策组合拳:从产业集群到千亿规模

  扬州的汽车产业底蕴可追溯至数十年前,如今已形成涵盖340家规上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的庞大生态链。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作为大众集团海外首家标杆工厂,中集通华的全铝轻量化半挂车模具,以及亚普股份全球第三的高压油箱技术,共同构筑了扬州汽车零部件的“黄金矩阵”。此次设立的产业基金,正是对2025年3月市政府发布的“产业政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三位一体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

  12.5亿基金如何“四两拨千斤”

  该基金采用私募股权运作模式,重点投向三大领域:

  技术攻坚:针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支持企业突破高压油箱、轻量化材料等“卡脖子”技术。例如亚普股份的创新加油管技术,其特殊材料承载能力提升30%,正是基金未来可能重点孵化的项目类型。

  产业链补强:目前扬州在底盘稳定杆(东升汽车市占率70%)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但在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系统等新兴环节存在空白。基金将扮演“产业拼图师”角色,通过并购或参股补齐短板。

  全球化布局:配合新上线的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基金将助力企业海外扩张,把“扬州制造”从国内70%的细分市场占有率推向国际舞台。

  对标德国斯图加特的野望

  扬州汽车产业的升级路径颇具战略眼光:一方面依托现有龙头打造“隐形冠军”,如中集通华的半挂车模具已实现进口替代;另一方面通过基金引导资源向智能网联等新赛道倾斜。这种“传统升级+新兴抢滩”的双轨模式,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斯图加特所在地)的汽车产业转型逻辑高度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成立同期揭牌了“智能生产与机电技术技工教育联盟”,这意味着扬州正在构建“资本+人才+技术”的黄金三角体系。

  投资者的机会图谱

  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扬州汽车产业呈现三类价值洼地:

  链主型企业:如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的4款参展车型,其本土化供应链存在二级供应商替代机会;

  技术迭代领域:全行业轻量化趋势下,东升汽车的复合稳定杆技术有望延伸至新能源车市场;

  跨境服务商:随着产业基金与跨境电商平台联动,物流仓储、认证检测等配套服务将迎来爆发期。

  正如扬州市政府会议强调的,这场产业变革不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更是通过“政策-资本-市场”的协同效应,将扬州从“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技术标准制定者”。当12.5亿元基金遇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乘数效应或将改写长三角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