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名城>正文

扬州非遗珍宝馆入驻小红书 新媒体赋能千年技艺破圈

时间:2025-04-24作者:纪晓岚阅读:21分类:文化名城

  

  2025年4月24日

  线上平台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近日,扬州非遗珍宝馆正式入驻社交平台小红书,通过短视频、图文笔记等形式,向年轻群体展示雕版印刷、漆器髹饰、玉雕等非遗技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传播深度融合。这一举措标志着扬州非遗文化推广进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非遗珍宝馆:从线下爆火到线上“出圈”‌

  扬州非遗珍宝馆自2024年1月开馆以来,凭借“五馆合一”的独特定位和万件珍品展陈,迅速成为文旅新地标。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破万,线上预约持续爆满。其建筑形似“宝船”,汇聚漆器、玉雕、剪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雕版印刷技艺被誉为“活化石”,展出的《山行》葫芦瓶等作品更以精湛工艺引发惊叹。

  新媒体传播三大亮点‌

  沉浸式内容呈现‌:通过短视频展示漆器雕漆、绒花制作等工序细节,用户可“云体验”匠人指尖的艺术;

  互动化文化体验‌:发起“珍宝馆寻龙记”等线上活动,参与者上传打卡照可兑换非遗文创礼品,推动用户自发传播;

  数字化创新表达‌:联合中传悦众推出《山行》葫芦瓶数字藏品,以区块链技术实现非遗作品的“数实融合”。

  年轻群体成传播主力‌

  数据显示,小红书平台相关内容浏览量已超500万次,18-30岁用户占比达72%。网友评论称“传统技艺与赛博空间碰撞出奇妙火花”“被扬州工的美学震撼”。大学生实践团队“古韵今承”也通过新媒体记录非遗调研过程,为传播注入青春力量。

48.png

  未来布局:构建非遗生态圈‌

  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与抖音、B站等平台合作,开发非遗主题数字游戏和虚拟展览,并推出“大师直播课”系列,让非遗传承人直接对话年轻受众。

  专家点评‌

  文化学者指出,非遗线上推广需平衡“流量”与“深度”:既要运用算法扩大传播面,也要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技艺的文化内核,避免碎片化消解传统价值。

  此次扬州非遗珍宝馆的数字化探索,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破壁”新范式,也让千年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