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南渡村,一项创新举措——“文明积分制”正成为撬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金钥匙”。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与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联动,该村探索出一条共建共享的治理路径,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积分制:从“旁观者”到“主力军”
南渡村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河道保洁、道路清扫等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积分管理。村民每参与一次公共区域保洁、水草打捞或垃圾清运,即可获得相应积分,50积分可兑换价值50元的生活用品。例如村民夏元良通过参与清扫活动,累计兑换了卷纸、肥皂等日用品,他表示:“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兑换奖品,大家积极性特别高。”目前,该村已在光明组、花园组等4个庄组推行积分制,覆盖139户村民。
硬件升级:夯实环境整治基础
为配合积分制实施,南渡村同步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程。2024年10月,该村完成景观绿化提升项目,种植女贞、紫薇等苗木,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并建成塑胶跑道、五人制足球场等设施。同年12月启动的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涉及管网建设、道路改造、庭院景观灯安装等内容,总投入近9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村庄基础设施。
长效治理:自治与共治双轮驱动
南渡村以“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为核心,构建三级议事平台,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参与环境监督。村党总支将积分兑换结果公示于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公开透明的激励机制。同时,江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通过编制村庄规划、保障乡村用地、推进绿美村庄建设,为南渡村环境整治提供政策支撑。
成效显现:从“一时净”到“长久美”
积分制实施后,南渡村累计清理垃圾堆放点3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20余处,村内主干道全部硬质化,并安装路灯、垃圾分类亭等便民设施。如今的南渡村,河塘碧波荡漾,庭院错落有致,村民在绿树成荫的步道上散步休憩,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让环境整治成果可持续,更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南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