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聚焦>正文

扬州船舶海工产业逆势上扬:2024年规上企业开票销售突破352.7亿元‌

时间:2025-04-21作者:小雨阅读:33分类:本地聚焦

  

  2024年,扬州市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72家规上企业全年开票销售达352.7亿元,同比增长26.2%,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为扬州市“双万亿”经济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核心数据与产业亮点

  规模与增速领跑‌

  2024年前10个月,船舶海工产业开票销售已突破266.8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年最终实现352.7亿元的突破性增长‌。

  骨干企业表现抢眼,新大洋造船、招商局金陵船舶等企业订单排期至2028年,生产任务持续饱和‌。

  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

  企业聚焦绿色船舶研发,如新大洋造船的950箱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通过技术优化,解决了清洁能源与传统燃料兼容难题,成为国际市场的“明星产品”‌。

  全球首制环保型滚装船、皇冠系列散货船等高端船型加速出口,推动前10个月船舶出口额达136.9亿元,同比翻倍增长‌。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发力‌

  扬州市将船舶海工纳入“6群13链”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政府专班服务、港口基建优化、人才引进等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

  区域集聚效应凸显,开发区、大桥镇形成以中远海运重工等央企为龙头、中小船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2024年临港片区开票销售超166亿元‌。

  未来展望:锚定“双万亿”目标

  扬州市提出,2025年工业开票销售突破万亿大关,“十五五”地区生产总值迈入万亿台阶。船舶海工产业作为核心支柱,将通过以下路径持续发力:

  扩大技术优势‌:加快甲醇、LNG等清洁燃料船舶研发,抢占全球绿色航运市场‌。

  深化链式发展‌: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关键配套项目,打造长三角船舶制造与科创高地‌。

  强化国际竞争力‌:依托长江、运河区位优势,推动“扬州造”船舶向高附加值、定制化方向升级‌。

  在全球航运业复苏与绿色转型背景下,扬州船舶海工产业正以创新驱动与政策护航的双重引擎,书写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