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民生>正文

千年沐浴文化焕新颜:扬州擦亮水包皮城市名片

时间:2025-04-22作者:小刘阅读:28分类:社会民生

  历史长河中的沐浴基因‌

  扬州沐浴文化始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至明清发展为"城内澡堂逾百家"的盛景。老浴室多以"泉"为名,永宁泉、双桂泉等百年老店至今仍保留清代书法家题写的楹联与石额,澡堂内青砖地龙、木质躺椅等元素承载着几代人的温暖记忆。"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民谚,生动诠释了茶馆与浴室构筑的市井生活图景。

  "八轻八重"里的技艺传承‌

  在广陵区传统搓背馆内,58岁的张师傅正展示扬州非遗搓澡技艺。棉质毛巾配合"八轻八重"手法,行云流水般清除肌肤角质,独创的"烫背"环节以热毛巾捂背,用木瓢淋浇热水,令体验者毛孔舒张、通体舒畅。盛夏时节的永宁泉浴室深夜依然人声鼎沸,15位搓背师傅同时作业,敲背声此起彼伏宛若交响,单日接待量突破500人次。

  古今交融的文旅新体验‌

  随着体验式旅游兴起,扬州将沐浴文化纳入全域旅游体系。瘦西湖风景区推出"园林沐浴"主题游船,游客可乘船体验花瓣浴、品茗听曲;枝上泉等老浴室开设文化展陈区,展示历代沐浴器具与《扬州画舫录》等古籍记载。2025年春节期间,全市浴室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20%,"搓背+刮痧+修脚"的养生套餐成为爆款产品。

  温暖服务托举民生幸福‌

  在传承中创新,扬州同步发展公益性助浴服务。桂五镇依托网格化管理,为农村失能老人提供流动助浴车,配备升降台、恒温浴缸和专业助浴师,让特殊群体"澡回尊严"。卫健部门联合老字号浴室定期开展中医理疗服务,将千年沐浴智慧转化为现代健康管理方案。

  这座把洗澡升华为文化的城市,正以氤氲水汽浸润人间烟火,让千年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温暖光芒。

2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