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扬州市政府昨日发布2025年教育民生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投资12.6亿元推进扬州中学新校区等8所重点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同步构建覆盖"一老一小"的教育服务体系。该计划通过新增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开放共享校园体育设施等创新举措,着力打造"全龄友好型"教育示范城市。
百年名校焕新升级 教育布局优化提速
作为本次工程的重头戏,扬州中学文昌校区将整体搬迁至生态科技新城,新校区占地面积达260亩,规划建设智能化实验室、可容纳800人的学术报告厅及标准化体育场馆。校长王俊在采访中透露:"新校区将保留‘树人堂’等历史建筑元素,同时引入AI智慧教室、STEAM创新工坊等现代化设施,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投用后可增加学位1200个。"
同步实施的7所学校改扩建项目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全学段,包括邗江区实验学校西区校教学楼扩建、广陵新城第一幼儿园新建等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二孩"入学高峰压力,优化"东优西拓"城市发展格局中的教育资源配给。
"银发学堂"扩容提质 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圈
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市教育局联合市老龄委创新推出"老年教育15分钟生活圈"计划。2025年将在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场馆等场所嵌入60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开设智能手机应用、扬州评话传承、园艺疗法等八大类课程。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工作坊"混合教学模式,预计每年可提供3000个弹性学位,实现老年教育资源覆盖率较2022年提升45%。
校园体育场变身"市民健身房" 释放城市活力空间
自2025年元旦起,汶河小学、朱自清中学等50所中小学的运动场馆将分时段向市民开放。通过"扬体通"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市民可免费使用田径场、篮球场等设施。为确保教学与开放两不误,各校将设置智能门禁系统,周末及节假日开放时长不少于8小时,寒暑假期间更将延长至12小时。
市民反响热烈 共享教育发展红利
在扬州中学新校区建设工地旁,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明年小升初,新校区配备的沉浸式图书馆和恒温泳池特别吸引人。" 退休教师张建国则点赞老年大学新政:"终于能在小区里跟着非遗大师学通草花制作了。" 正在梅岭小学操场锻炼的市民周先生算了一笔账:"家门口多了个免费运动场,每年能省下2000多元健身房开支。"
据市教育局局长殷元松介绍,该系列工程已纳入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将通过"月督查、季通报"机制确保项目落地。未来扬州还将探索教育资源共享2.0模式,包括建设市级线上老年教育云平台、试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等创新举措,持续书写"好地方"的幸福民生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