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聚焦>正文

新愚公移山

时间:2025-09-15作者:扬州新闻网阅读:38分类:本地聚焦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画卷中,一种源自古老传说的精神正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近日,记者深入基层,走访多个正在实施重大民生工程的地区,亲眼见证了新时代“愚公”们如何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震撼人心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不再仅仅是关于移山填海的神话,而是真实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在西部某省连绵的群山之中,一条被誉为“天路”的盘山公路正在艰难地向深处延伸。该项目负责人李工告诉记者,这条公路连接着七个与世隔绝的村庄,村民们世代只能依靠崎岖的山路与外界联系。“山上都是坚硬的岩石层,机械作业面狭窄,有时一天只能推进几米。”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他们采用分段爆破、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日夜轮班作业。一位年近五十的挖掘机老师傅说:“咱们这就是现代愚公嘛!山不会自己走,我们就一点一点把它挖开。”令人动容的是,当地村民也自发组织起来,为施工队送水送饭,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动人场面。这条预计明年通车的公路,将彻底改变沿线三万多名群众的生活。

  与此同时,在北方某沙漠边缘,另一场“移山”战役正在上演。这里的“山”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沙丘,威胁着农田和村庄。治沙团队的王工程师带领技术人员,创新性地采用“草方格+耐旱植物”的综合治沙模式。他们先在流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固定沙面,再种植梭梭树、沙棘等植物。“每天都要背着树苗、工具徒步十几公里,风沙大时眼睛都睁不开,”一位90后治沙队员笑着说,“但看着沙丘一天天变绿,一切都值了。”三年来,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已恢复植被超过五万亩,沙尘天气减少了60%以上。

  这些项目的背后,体现的是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神的完美结合。不同于古代愚公仅凭人力,新时代的“移山”工程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遥感测绘、无人机巡查、智能化施工设备等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和安全性。但科技没有取代人的意志,反而更加凸显了攻坚克难的决心。正如一位工程师所说:“机器能挖土石,但攻克难题的勇气和坚持还得靠人。”

  这些故事的深层意义,还体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上。如今的“移山”不再是单纯改造自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南方某市的水治理项目中,团队没有简单填埋污染河道,而是通过生态清淤、湿地修复等方式,让“臭水沟”变身为城市生态廊道。项目总工程师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战胜自然,而是找到与之共存共荣的新方式。”

  从打通交通壁垒的穿山隧道,到防治荒漠化的绿色长城,再到城市更新中的老旧改造,新时代的“愚公”们正在各行各业诠释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中有工程师、技术人员、普通工人,还有自愿参与的市民群众。每个人都是这座宏伟大厦中的一块砖石,共同构建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正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科研攻关,在实验室里攻破技术难关;在创业舞台上,年轻创业者们以“愚公”般的毅力开拓新领域。他们用行动证明,愚公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专家指出,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具有三重内涵: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科学严谨的实践方法,三是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这三者的结合,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当我们回顾这些正在发生的当代故事,不禁想起那句古老的寓言:“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何苦而不平?”千年过去,愚公的精神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老人,而是无数普通人的集体画像——他们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代代相传的努力终将改变世界。

  如今,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一片片沙漠染上新绿,一座座城市焕发活力。这些都是新时代“愚公”们用双手创造的奇迹。他们可能不会留下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已经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愚公移山的故事,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被续写……

上一篇:面目全飞

下一篇:顽大少与外星人

相关文章:

1.勇敢者游戏2(普通话版)2025-09-24

2.回马枪2025-09-24

3.侏罗纪狂鲨2025-09-24

4.前目的地2025-09-24

5.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2025-09-24

6.伟大的巴克·霍华德2025-09-23

7.今年一定要嫁出去2025-09-23

8.一文钱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