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便民信息>正文

茱莉亚

时间:2025-09-21作者:扬州新闻网阅读:19分类:便民信息

  【独家报道】在近日落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中,一部名为《茱莉亚》的阿根廷与西班牙合拍影片悄然成为话题焦点。这部由新锐导演圣地亚戈·迈特执导的剧情长片,没有炫目的特效与宏大的叙事,却以沉静而克制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位年迈保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寻找\"被弄丢\"的雇主家孩子的故事。影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当代拉美社会中底层劳动者与特权阶级之间那道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鸿沟。

  影片开场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栋高级公寓内,年过六旬的保姆茱莉亚如同往常般擦拭着落地窗。导演用长达三分钟的固定镜头呈现她擦拭玻璃的重复动作,玻璃上映照出城市天际线与室内奢华装潢的双重镜像。这个充满隐喻意味的画面,暗示了茱莉亚既身处这个空间,又始终与之隔着一层透明屏障的生存状态。当雇主轻描淡写地说出\"孩子可能被保姆带去公园时弄丢了\"的指控时,摄影机始终停留在茱莉亚微微颤抖的手指特写上,这种克制的情绪表达反而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惊涛骇浪。

  值得玩味的是,导演迈特在叙事中刻意淡化了悬疑元素。影片没有采用传统寻亲题材中常见的紧张配乐或快速剪辑,而是以近乎纪录片的平实视角,跟随茱莉亚穿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巷尾。镜头掠过殖民时期建筑与现代化商场,记录下拾荒者蜷缩在奢侈品橱窗外的鲜明对比。这些看似随意的空镜,实则构建起一个层次分明的社会图景——在这个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都市里,每个人的命运从出生起就已被悄然划定。

  饰演茱莉亚的阿根廷国宝级演员苏珊娜·维拉马尔贡献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她通过微妙的肢体语言塑造出一个既隐忍又坚韧的形象:在雇主面前始终微驼的脊背,在街头寻找时越走越急的步伐,在深夜独自吞咽冷面包时突然颤抖的嘴角。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警察局报案那场戏:当值班警员以\"失踪未满24小时不予立案\"为由拒绝时,维拉马尔用一个长达半分钟的面部特写,诠释了从绝望到倔强的复杂转变,没有一句台词,却让观众清晰听见了角色内心的独白。

  影片的叙事节奏颇具匠心。前半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戏剧冲突,只是细致描摹茱莉亚日复一日的劳作日常:清晨五点起床准备早餐,蹲在地上擦拭大理石地板,跪着给雇主系鞋带。这些看似冗长的日常积累,实则为后续情节埋下重要伏笔——当茱莉亚在贫民窟找到疑似走失的孩子时,观众才能理解她为何会突然爆发,与坚持要带走孩子的警察发生激烈冲突。这场发生在暴雨中的高潮戏,雨水模糊了镜头内外所有人的视线,也模糊了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茱莉亚》最发人深省之处在于其提出的伦理追问:当制度性歧视成为社会常态,个体该如何坚守人性的底线?影片中多个看似闲笔的细节都在叩击这个命题:雇主家客厅电视里播放着政客关于\"完善家政服务保障体系\"的演讲,而茱莉亚正站在门外啃着冷三明治;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拿着表格反复确认茱莉亚的社保号码,却对她提供的寻找线索充耳不闻。这些精心设计的反差暗示着,看似完备的制度体系背后,存在着对特定群体的系统性忽视。

  影片结尾处,茱莉亚抱着不是自己要找的孤儿走在贫民窟的斜坡上。这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她最终能否找回那个孩子?这个无亲无故的孤儿又将何去何从?镜头缓缓拉升,展现出台阶下方密密麻麻的贫民窟屋棚与远方林立的高楼大厦。这个震撼人心的全景画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在这个被割裂的城市里,还有无数个\"茱莉亚\"在看不见的角落挣扎求生,他们的故事值得被看见、被记住。

  《茱莉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唤起了跨国界的共情。尽管故事根植于阿根廷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但关于尊严、阶级与人性抉择的命题却具有普世价值。该片在电影节期间获得的持续掌声证明,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对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而非浮于表面的技术炫技。正如导演迈特在映后交流时所说:\"我们想讲述的不是一个保姆找孩子的故事,而是关于每个人在迷失时代中寻找自我坐标的寓言。\"

相关文章:

1.你好,李焕英2025-09-24

2.国民警卫队2025-09-24

3.勇敢风暴2025-09-24

4.回到荒野2025-09-24

5.四大名捕22025-09-24

6.回阵2025-09-24

7.囚车驶向圣地2025-09-24

8.初恋未满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