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宵的香港街头,霓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晕开一片朦胧的光晕。一辆印有“食环署”标识的垃圾车缓缓停靠在油麻地一条后巷旁。这不是普通的清道夫作业——车顶悄然升起一个古朴的罗盘,驾驶座旁的年轻人屏息凝视着指针的剧烈摆动。突然,巷子深处传来异响,几个身着反光工作服的身影迅速冲向阴影处……这样的场景,正是近期杀青的港产电影《救僵清道夫》中的核心画面。这部将传统僵尸题材与市井清道夫职业奇幻融合的作品,正在悄然唤醒观众对港产类型片的集体记忆。
《救僵清道夫》由年轻导演赵罗尼执导,钱小豪、蔡瀚亿、林明祯等主演。影片构建了一个隐藏于现代都市的奇幻世界:香港存在一个专门处理僵尸事件的秘密组织,成员以清洁工身份作为掩护,日夜守护城市安全。这种将民俗传说与现实主义职业结合的创意,被影评人称为“奇幻类型片的在地化创新尝试”。
“我们想找回八九十年代港产僵尸片那种又惊又喜的味道,但必须加入新时代的血液。”导演赵罗尼在后期制作间隙接受访问时表示。片场设于观塘一处真实垃圾转运站,演员们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30度高温下拍摄夜戏。蔡瀚亿笑称:“这套戏服比僵尸更难对付,每次脱下来都能倒出半杯汗水。”为了真实呈现清道夫的工作状态,主演团队提前跟随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体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在延续传统僵尸片元素的同时,大胆融入现代科技设定。道具组设计了兼具传统道教文化和现代科技感的捉妖装备,如改装自高压水枪的符水喷射器、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的罗盘装置等。这些设计既保留民俗神秘感,又赋予其当代合理性。
老牌动作明星钱小豪在片中饰演资深捉僵人,不少高危动作戏仍坚持亲身上阵。“三十年前我演《僵尸先生》时,香港电影正是黄金时代。现在年轻人愿意接这个类型,我们这些老骨头更要撑住。”他抚摸着片中使用的百年桃木剑道具感慨道。这把道具剑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别制作,剑身纹路完全依照清代古籍记载复原。
新人演员林明祯饰演的“僵尸少女”成为剧情重要线索。这个角色需要特殊化妆三小时,佩戴琥珀色的特制隐形眼镜。“第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青面獠牙的样子真的吓哭了,”她回忆道,“但导演说僵尸不该有眼泪,只好仰着头等眼泪倒流回去。”片中她与蔡瀚亿有大量对手戏,这种跨物种互动被编剧赋予了深刻的人文隐喻。
制片人梁启缘透露,团队为追求真实感,特别聘请了民俗顾问指导仪式细节,甚至按传统方法腌制了大量真实糯米用于拍摄。“观众可能不知道,但假糯米反光度和落地声音都与真糯米不同。我们连这种细节都要较真。”
随着拍摄花絮在社交平台流传,这部作品尚未公映已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发现片中清道夫制服上的编号暗合香港各区邮政编码,这种隐藏彩蛋让影迷大呼惊喜。更有多名真正的香港清洁工在网络发声,笑称“以后夜班要带包糯米防身”。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评价道:“这种将市井职业与奇幻元素结合的创新,既保留了港产片草根幽默的传统,又为类型片开辟了新路径。或许这正是香港电影复兴需要的突破口。”
夜幕再次降临,港岛某处的拍摄现场依然灯火通明。演员们穿着沾满“血渍”的工作服,正在拍摄结局大战。道具组新制的假糯米在灯光下泛起温润光泽,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电影之梦。当导演喊出最后一声“Cut”时,不知谁轻轻哼起了经典老歌《鬼新娘》的旋律——三十年前,正是这首歌伴随僵尸片走过辉煌年代。而现在,新一代电影人正用自己的方式,续写这份独特的香港电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