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民生>正文

铁道卫士

时间:2025-09-22作者:扬州新闻网阅读:13分类:社会民生

  在绵延数千公里的铁道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钢轨为伴,同星辰共守,用脚步丈量安全,以责任守护通途。他们是中国铁路系统中最平凡的劳动者,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铁道卫士”。近日,记者走进华北某重要铁路枢纽段,跟随一线铁路职工,记录下他们日复一日、却鲜为人知的守护故事。

  凌晨四时,城市尚在沉睡,铁路编组场已是一片灯火通明。58岁的巡线工李建国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碎石道砟上。他手中的检查锤轻轻敲击钢轨接头螺栓,凭借三十多年的经验,从声响中就能判断出固定是否牢靠。“每一个螺栓、每一寸钢轨都关系到整列火车的安全,马虎不得。”李建国说。他的工作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发现的问题:某处轨距偏差毫米级变化、某段线路垫板轻微磨损……这些细微之处,正是铁路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关口。

  铁路安全不仅是“线下”的坚守,更是“线上”的精密协作。在行车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光点闪烁,运行图交织成网。调度员王薇紧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指令。她需要同时监控十余列客货车的运行状态,预判潜在冲突,科学铺画调整运行路线。“每一条调度命令背后,是成千上万旅客和货物的安全所系。”王薇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要处理200多条调度命令,喝不上一口水,但绝不能出一个错。

  与此同时,在设备检修车间,90后技术员张锐正对一台机车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升级调试。“老一辈靠耳朵听、锤子敲,我们现在靠数据说话。”他带领的年轻团队研发的“机车健康管理系统”,能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将检修从“故障修”变为“预防修”。系统运行两年来,该段机车途中故障率下降了近四成。

  守护铁路,也是守护团圆。春运期间,铁路货运列车司机赵师傅又一次无法在家吃上年夜饭。这是他从业二十年来第十六次在车上过年。“家人早就习惯了。”赵师傅笑了笑,眼神却望向窗外家乡的方向。“能让更多人平安到家,我这方向盘握得就值。”他的列车将穿越深夜,载着煤炭、粮食和节日物资,驶向远方。

  风雨无阻,寒暑不移。铁道卫士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年复一年的坚持。盛夏烈日下,钢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巡线工依然要弯腰检查;寒冬深夜,检修人员趴在冰凉的轨道上排查故障;暴雨如注时,防洪突击队24小时值守重点路段……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汇聚成中国铁路的安全长城。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延伸和货运重载技术的持续突破,铁路安全运营面临着新挑战与新要求。“过去靠人防,现在是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该铁路段安全总监表示。目前,该段已建成集监测、分析、预警、处置于一体的智能安全平台,引入无人机巡线、智能视频分析等新技术,但“人”依然是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来判断和决策,责任心永远是铁路安全最重要的基石。”他说。

  从蒸汽机车到复兴号,从人工扳道到智能调度,中国铁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未变。在一代代铁道卫士的接力传承下,中国铁路旅客死亡率持续保持在极低水平,货运安全周期不断刷新纪录。他们默默守护着钢铁脉络的畅通与安全,也守护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动脉和万家团圆的灯火。

  夜幕降临,又一列满载旅客的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车厢灯火通明,映照着旅客归家或远行的面庞。他们或许不曾留意,窗外那一个个伫立在夜色中的身影,正是这趟温暖旅程的无声守护者。而铁道卫士们的故事,仍在每一根枕木、每一段钢轨之间,继续书写下去。

上一篇:镜中人

下一篇:魔鬼骑士

相关文章:

1.囧人之越挠越痒2025-09-24

2.前路漫漫2025-09-24

3.前度(粤语版)2025-09-24

4.侍神令2025-09-24

5.回路人生2025-09-24

6.四角关系2025-09-24

7.作战2025-09-24

8.你好世界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