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民生>正文

乡村喜剧王

时间:2025-09-13作者:扬州新闻网阅读:38分类:社会民生

  在华北平原一个不起眼的村庄里,一阵嘹亮的唢呐声划破午后的宁静。六十三岁的农民张大山正站在自家玉米垛前,左手握着自制的扩音喇叭,右手比划着刚编的顺口溜,逗得围坐的乡亲们前仰后合。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连县城都没去过的老农,如今竟成了网络平台拥有百万粉丝的“乡土笑星”。而让他走红的,正是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现象级综艺《乡村喜剧王》。

  这档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炫酷特效的节目,靠着田间地头的真实欢笑,创造了收视率连续三周破2%的奇迹。总导演李维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节目组最初只是想做一档记录民间艺术的纪录片,却在河北采风时被老乡们原生态的幽默感震撼:“他们用播种机故障编成相声,拿抗旱保苗写成快板,这种从土地里生长出的喜剧,比任何编剧绞尽脑汁设计的笑料都更有生命力。”

  节目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综艺的框架。制作团队带着简易设备深入全国17个省市的村落,在打谷场、村口老槐树下、农家院落里搭建临时舞台。参演者全是普通农民——62岁的唢呐匠人用传统曲牌演绎流行金曲,95后返乡大学生将无人机施肥编成脱口秀,甚至还有婆媳搭档表演的农耕主题双簧。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节目,意外地吸引了城市青年的追捧。最新数据显示,节目35%的观众来自一线城市,弹幕中最常出现的评论是“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幽默”

  社会学家王教授分析认为,这波“乡土喜剧热”折射出当代民众的文化需求变迁:“当工业化喜剧陷入套路化创作时,劳动者们用最本真的生活智慧完成了喜剧艺术的返璞归真。这些作品看似粗糙,却蕴含着对抗生活压力的韧性幽默。”

  节目的意义早已超越娱乐本身。在陕西绥德县,节目组发现的“剪纸相声”组合正在带动当地非遗传承,村里开办的剪纸喜剧 workshop 吸引了三十多位年轻人报名。安徽凤阳的花鼓戏老艺人因节目走红后,自发组建了留守儿童艺术团。制作人透露,最令团队动容的是许多参演农民的变化——山西参演果农的微信签名改成了“给世界种快乐的人”,云南彝族大娘在舞台上自信地说:“原来我们的日常,就是别人眼里的光”

  随着第二季筹备启动,节目组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个村庄的报名视频。总导演李维指着办公室墙上新贴的中国地图说,每个红色图钉都代表一个等待被发现的喜剧村落:“我们不过是为那些藏在田埂间的笑声,打开了一个被听见的通道。”

  夜幕降临,张大山在自家小院里边编竹筐边琢磨新段子。手机提示音不时响起,都是粉丝催更的留言。他笑呵呵地对着镜头说:“咱这锄头能刨出粮食,也能刨出快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身后,金黄的玉米垛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这片生长着五谷的土地,正在孕育着最本真的欢笑。

相关文章:

1.囧人之越挠越痒2025-09-24

2.前路漫漫2025-09-24

3.前度(粤语版)2025-09-24

4.侍神令2025-09-24

5.回路人生2025-09-24

6.四角关系2025-09-24

7.作战2025-09-24

8.你好世界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