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制造领域持续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锅炉行业作为传统高耗能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国内多家锅炉制造企业发现,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生产商正通过创新研发与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能效、降低排放,为推动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装备支撑。
位于河北省的宏远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组装一批新型高效冷凝式燃气锅炉。公司技术总监王工程师介绍,该型号锅炉采用了全预混燃烧和烟气冷凝热能回收技术,热效率可达108%,相比传统锅炉节能2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低于30毫克/立方米,远优于国家最严排放标准。“我们历时三年研发,突破了不锈钢换热器耐腐蚀工艺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在保证寿命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热效率。”王工程师表示,该产品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在北方地区煤改气项目中广泛应用,累计安装超过5000台,年节省天然气消耗约1.2亿立方米。
不仅在燃气锅炉领域取得突破,在燃煤锅炉清洁化方面,技术革新同样日新月异。山东鲁东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去年投产的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优化炉膛设计和脱硝系统,实现了燃煤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达到天然气锅炉排放水平。公司总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煤质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运行参数,在保证稳定供热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排放。”该型号锅炉已在吉林、内蒙古等地热力公司投入运行,经受住了北方极寒天气的考验。
市场需求的变化正推动锅炉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江苏昊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销售锅炉产品,还为客户提供能耗诊断、方案设计、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张女士透露,他们近年来推出的“锅炉托管”服务模式颇受市场欢迎:“我们为客户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运行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能效分析和故障预警,并派驻专业团队负责日常维护。这种模式可使客户综合能耗成本降低15%以上,同时我们将分享部分节能收益。”目前该公司已为全国百余家工业企业提供了能源托管服务,管理锅炉总容量超过3000蒸吨。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锅炉制造商的新增长点。据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工业锅炉出口额同比增长23.7%,特别是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对高效清洁锅炉需求旺盛。广东南方锅炉有限公司今年初与印尼一家棕榈油加工企业签订了价值8000万元的锅炉岛总包合同,包括两台75蒸吨/小时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辅助系统。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陈先生表示:“我们针对当地燃料特性进行了适应性设计,能够燃用棕榈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既帮助客户降低燃料成本,又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
尽管发展态势良好,锅炉制造业仍面临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专业人才短缺、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多位企业负责人呼吁,应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锅炉节能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和推广体系。
专家指出,随着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入,锅炉制造业将加速向清洁、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五年,预计超低氮燃烧、生物质高效利用、余热深度回收等关键技术将取得更大突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锅炉产品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推动传统锅炉制造向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锅炉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成效。锅炉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不仅为自身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更为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装备支撑,在这条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中国锅炉制造业正在书写新的篇章。